为了宣传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相关知识,进一步宣传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同时活跃狮城百姓文化生活,增添两节节日文化气氛,1月份由沧州市文广新局主办,沧州市群艺馆、沧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2014年沧州市迎“两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展演活动在沧州市文庙举办。此次活动共分三个展区,在文庙院内搭建简易非遗小屋10个,并设项目说明牌,邀请了我市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竹刻艺术(运河区)、渤海渔村剪纸(黄骅)、回家香油制作技艺(运河区)、镂空木雕雕刻技艺(沧县)、黄骅面花模子雕刻技艺及面花制作技艺(黄骅)、义昌永冬菜制作技艺(运河区)、石影雕(吴桥)、三痴斋泥塑(泊头)、徐氏姜糖(吴桥)、内画鼻烟壶(献县)进行现场实物展示。制作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介绍展板24块(包括我市国家级项目和部分省级项目的简介和说明图片),在文庙中殿前院内两侧组成展示长廊,以供市民观看、了解。精选出我市有代表性的文艺类非遗保护项目狮舞(沧县)、高家口高氏迷踪拳(黄骅)、舞龙(沧县)、梁官屯推灯(运河区)、上河涯大伞(运河区)、高跷(沧县)、苗刀(运河区),配合文庙院内的展示长廊和非遗项目宣传小屋在文庙门前广场组织非遗项目宣传演出,利用文艺演出的宣传方式更好的向广大市民展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果,同时更热烈的突出我市两节期间的文化气氛。通过此活动让广大市民更加了解、珍视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全社会的保护意识,营造全民共同参与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1月份,省文化厅和省非遗保护中心开展了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保护年度审核认证和2012年度国家非遗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抽查工作。省检查组王俊海(河北省文化厅公共文化处、非遗处处长)周大明 (河北省艺术研究所所长)毛砚(河北省非遗中心保护部副主任)一行来沧,于文广新局二楼会议室召开座会。此次会议抽查了沧州三个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由他们分别作现场答辩;并检查了6个县市的2012年专项资金使用情况。
组织我各县(市、区)参加省文化厅主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多彩非遗——第六届河北省民俗摄影赛”。
省文化厅发出了《关于推荐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按通知要求,我们认真筛选,严格评审,做了大量细致的申报工作,最终上报37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3月10日——12日,赴省会参加“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省群艺馆(文化馆)馆长培训班”,会议主要部署了非遗2014年全年的重点工作,讨论了价值点、价值量的保护要点及传承人口述整理等工作内容。
3月份,省非遗中心下发《关于统计、征集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资料的通知》,征集对象为各市非遗中心、县(市、区)文化馆及非遗保护单位、传播基地、研究基地等,征集内容为与河北省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相关的各种著作、史料、传记、图集、音像制品等成果资料。经过三个月来的收集、整理,我市各县都上报了自己的成果资料。
4月17日到沧县文化馆讲课《非物质文化遗产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管理办法》。
省非遗保护中心下发了《关于补充报送<河北民间古乐工尺谱集成>曲谱资料事宜的通知》,我市报送了青县音乐会及任丘音乐会的工尺谱。
5月份,文化部非遗司征集非遗典型社区、项目、人物,我是推荐了三井十里香酒酿造技艺、西河大鼓、劈挂拳三个项目及县文化馆的两名一线工作者和一名传承人。
5月26——29日赴省参加《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培训班。
6月14、15日,由沧州市文广新局主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市群艺馆共同承办的“沧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展览”在艺术中心广场举行。为了迎接第九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日,这次图片展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每个非遗项目的内容都经过了数次的修改和完善,项目图片经过精心挑选,力求展出内容能更清晰、直观的展现在全市人民面前。本次展览展出了沧州市国家级18个项目及省级部分项目,共24块展牌,展览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展现出了我市近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看。
6月13——16日,赴廊坊国际会展中心参加第九个“文化遗产日”暨第七届河北省民俗文化节。此次活动 “燕赵百工”传统技艺展示沧州参展项目共10项;“燕赵百味”特色名吃展销沧州参展项目共6项;民俗节开幕式展演节目沧州共3个演出节目。
6月27日,市文广新局、市非遗保护中心在沧州市图书馆召开了《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辅导培训班,各县(市)区主管非遗的工作人员参加。主讲:张朝霞(政策法规概览),姜景元(非遗项目保护),王瑞萍(非遗传承人保护)。
7月份,核对国家级、省级传承人开户行及账号,对已去世传承人或已丧失传承能力的传承人备档。
7月份,河北省非遗保护中心下发了《关于编辑出版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全的征稿函》,经过筛选整理,我市报送了98个非遗项目。
8月份,省文化厅,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开展了“河北省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调研工作,并下发了《关于开展全省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状调查的通知》,此次调查以各门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农村传统技艺类、民俗类非遗项目保护状况为主要调查内容,就各级非遗名录数量及生存状况、各级政府保护经费投入、传承人状况、农村非遗资源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和作用等内容进行全面调查。市文广新局高度重视,市非遗保护中心及各县(市)区积极配合,做了全面可靠的统计,并将本地调研情况汇总成情况总结报告一并上报。
9月份,省文化厅召开了全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座谈会,此次会议重点围绕如何加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传承补助经费的发放和管理、探索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纳入财政供养范围、传承人纳入财政供养的招录和编制、传承人职称评定等方面问题听取代表性传承人的意见和建议,就加强非遗保护工作进行深入的探讨。我市6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参加了会议。
10月份,对我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保护单位进行了调整和重新认定。
10月份,配合省文化厅举办的《河北省优秀书画作品展暨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我市选送了8件作品。
10月份,河北省文化厅、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省群众文化学会举办了第四届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成果评奖活动,参评作品包括论文、调查报告、专著三类,我市共5件作品参评。
10月份,于沧州金狮酒店三楼会展厅举办了《沧州工艺美术获奖精品展》,我市的非遗项目镂空木雕、刻纸、竹刻、景泰蓝水晶画均参展。
10月份,省文化厅召开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座谈会,我市4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参会。
河北省群众艺术馆、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河北皮影艺术展于11月2日-12日在石家庄市美术馆举办。我市的国家级项目河间皮影戏参加了展览。
11月份于市群艺馆召开沧州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评审会,我市共10个项目类别的62个项目被评选为沧州市第五批市级非遗项目。
12月12日,2014年黄骅市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培训会议在黄骅博物馆会议室召开。十个乡镇、三个街道办文化站长及十九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参加。沧州市非遗中心、群艺馆副馆长叶洪峰和沧州市非遗办主任徐博分别讲解了代表性传承人管理办法及传承人的年审制度,黄骅市群艺馆馆长冯宝刚及非遗办主任王瑞萍做了2014年非遗工作总结,随后到会的各传承人阐述本年度传承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