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是国家“十一五”期间重点文化项目,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沧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市文广新局及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经过市非遗保护中心工作人员一年的辛勤工作,取得了以下工作成绩。
1、1月6日,省政府公布了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市文广新局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及各县(市、区)非遗中心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有23个项目成功入选。本次入选项目有杂技口艺、桃园同乐会吹歌、冀中笙管乐(东姜音乐会)、老调(东姜老调)、独台戏、南口大鼓、通臂拳(白猿通臂拳)、迷踪拳(高氏迷踪拳)、八仙拳、阴阳八盘掌、连环绵掌、吴桥杂技·驯兽·驯鼠、吴桥杂技·硬气功、吴桥杂技·地摊魔术、吴桥杂技·杂技唢呐、传统盒子灯制作技艺、同聚祥酒酿造技艺、冬菜制作工艺、古建青砖制作技艺、驴肉火烧制作技艺、三井十里香酒酿造技艺、丁氏正骨、青县点穴拨穴疗法。
2、2月14——2月16日,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领导及工作人员分别赴河间、沧县、吴桥、青县、孟村、南皮等县(市、区)检查非遗保护工作情况。这次主要检查了我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和国家级传承人的传承情况。
3、3月1日向国家文化部和国家财政部上报了《2012年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保护补助资金申报书》及《2012年度河北省沧州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习活动补助经费申报表》,为我市国家级的6个项目争取到国家非遗补助资金 268 万元。
4、3月6日——3月7日,河北省文化厅非遗处副处长刘刚等有关领导来沧检查并召开了“河北省赴沧州市督查国家级非遗项目座谈会”。此次主要检查了我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以及国家级传承人的传承情况。共检查了我市18个国家级非遗项目所对应的各县(市、区)的非遗中心对国家级非遗项目和传承人资金的下拨和使用情况,以及我市11个国家级传承人的传承情况。通过这次座谈会,人们更加深了对非遗保护专项资金使用的认识及现如今国家乃至全世界对非遗保护的重视。
5、4月9日,沧州市文广新局公布了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通知。此次上报市级第三批非遗传承人历时一个多月,在市文广新局的大力支持和各县(市、区)非遗中心的不懈努力下,沧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经过严格筛选,批准了43名掌握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能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活态传承的代表性人物。
6、为加强全省非遗名录项目的传承发展,促进非遗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提升非遗设施的管理水平,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传承保护机制,省文化厅开展了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基地申报评审工作。在沧州市文广新局的大力支持下,市非遗中心对本地符合申报条件的传承示范基地进行初步考察论证之后,4月20日向省文化厅提出申请并上报了《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基地推荐表》,此次共上报了包括孟村八极拳国际培训中心、青县哈哈腔传习基地、吴桥县杂技艺术博物馆在内的19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展览馆、专题博物馆、传习所等非遗项目展示、展览、展演、传承场所。省文化厅正在进一步评审中。
7、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加大对沧州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及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扶持力度。按照省文化厅《关于开展2012年度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及省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专项资金申报的通知》的要求,结合沧州的实际情况,根据各省级非遗名录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情况,在市文广新局的大力支持和监督下,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查研究和对比,特将《盐山武术扇》等14个项目列为2012年度省级非遗项目专项资金补助对象;将郭兰芳等 45 人列为2012年度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专项资金补助对象。4月25日将《2012年度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专项资金申报汇总表》和《2012年度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习活动专项资金申报汇总表》上报省文化厅。省文化厅在进一步审理中。
8、6月7日,河北省文化厅公布了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沧州共有21人入选(全省83人)。此次上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历时2个月,经各县(市、区)非遗中心申报、市非遗中心专家评委会评审等程序,我市上报省文化厅、非遗中心涵盖了传统音乐、传统体育杂技与竞技、传统美术、传统医药等九大类的39名沧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后经过省文化厅、非遗中心专家委员会评审、社会公示及复审等程序,最后省文化厅确定并公布了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沧州21人入选。
9、举办沧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展览。6月9日,由沧州市文广新局主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市群艺馆共同承办的“沧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展览”在艺术中心广场举行。为了迎接第七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日,这次图片展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每个非遗项目的内容都经过了数次的修改和完善,项目图片经过精心挑选,力求展出内容能更清晰、直观的展现在全市人民面前。本次展览展出了沧州市国家级18个项目及省级部分项目,共20块展牌,展览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展现出了我市近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看。
10、6月7日-18日,组织我市非遗项目赴石家庄参加省文化厅在省博物馆举办的河北省庆祝第七个“文化遗产日”--“德茂杯”第五届河北省民俗文化节。活动主要内容包括:开幕式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演出、“燕赵手艺”河北省传统手工技艺大展等。我市刘吉舞狮团的狮舞《诗魂舞韵》、任丘大鼓《淀边鼓韵》、青县盘古武校的《集体八极拳》参加了第五届河北省民俗文化节的专场演出,此次活动在省博物馆广场举行,历时两天,上下午均有表演,期间共计演出四场,精彩纷呈的节目吸引了近万名观众驻足观看。沧县镂空木雕传承人郭海旺、吴桥石影雕传承人方士英作为“燕赵手艺”传统手工技艺大展现场演示人员参展;吴桥杂技传承人张玉军的《三仙归洞》和王晓娜的《嘴上顶技》参加了小舞台的小型非遗表演;此次展演在省博物馆内举行,历时10天,这些极具沧州地方特色的精品手工技艺演示和魔术杂技节目获得了海内外宾客的高度称赞。我市的实物展示品有黄骅渤海渔村剪纸、任丘古建青砖、沧县镂空木雕、三井十里香酒、吴桥石影雕、泊头传统铸造模型及成品。平均每天参观的人数达到一万多人次。这次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并认识了河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也了解并认识了沧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1、为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完善、深化非遗保护理论,提高传承人对非遗项目的理论认识与实践传承水平,探索更加有效的保护机制和方法,增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非遗保护工作的目的性、针对性、有效性和规范性,经研究6月21日省文化厅下发了《关于开展河北省非遗项目价值点、价值量及保护要点课题研究的通知》。在沧州市文广新局的正确领导下以及沧州市和各县(市、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密切配合下,经过近两个月的走访传承人、项目保护单位,及实地考察与查阅文献资料相结合等方法,组织我市近百名传承人认真填写了《各社区市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一览表》和《河北省非遗项目价值点、价值量及保护要点研究调查表》。
12、7月23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下发了《关于报送<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第三辑)图片资料的通知》。此次我市上报了吴桥县的杂技图片,这些图片准确的反映了项目的表现形式、工艺流程、技艺特点、传承方式、历史渊源、保存现状、项目价值等特点。
13、9月25日,沧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市文广新局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及各县(市、区)非遗中心的共同努力下,我市上报的40余个项目中,有35个项目成功入选。此次工作历时4个月,期间经历了走访、调查、收件、整理及召开专业评审委员会评审等众多专业工作。35个项目中,其中传统美术4项(泊头三痴斋泥塑、东光山水内画、刻瓷、刻纸艺术);传统技艺18项(泊头风筝制作技艺、古兵器复原、雕花陶球泥塑工艺、何桥八大碗、万二烧鸡制作技艺、杨氏风船制作技艺、南皮小米面窝头、程记合碗子、王氏家族传统兵器制作工艺、线装书工艺、徐氏姜糖、传统杂技魔术道具制作、石影雕、回家金起香油、传统吉祥文化书写表现、竹刻艺术、义昌永冬菜、景泰蓝水晶画);传统医药1项(泊头时医生针灸术);传统音乐1项(高家口古乐);传统舞蹈1项(帽派落子);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9项(沙家门武术、迷踪拳、盘古王拳、二郎拳、义六合门六合大枪、海兴郭桥武术、吴桥马戏、通背劈挂拳、杨氏青萍剑)民俗1项(双塔刘世印屯庙会)。
14、为深入挖掘名录项目的多重价值,增强民众传承保护意识,10月16日,在市文广新局及体育局有关领导的带领下,我市非遗保护中心同志及部分专家奔赴东光县考察第四批市级项目沙家门武术的传承进展情况。此次考察,为沙家门武馆的再建设及沙家门武术的传承情况提供了合理化的建议,更加坚定了传承人继续传承、创新及发扬的信心。
15、为迎合2012全国中国工笔画展开展,10月17日——10月19日,市非遗中心在名人植物园举办了为期三天的沧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展览。本次展览展出了沧州市国家级18个项目及省级部分项目,共20块展牌,展览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展牌前围满了观众,相关领导和观众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这次展览,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了民族的文化素质,对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根据财政部、文化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文件精神,对国家级非遗保护专项资金从今年开始实行网上申报的要求,市文广新局11月19日召开了全市国家级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申报工作培训班。培训人员是各县(市、区)非遗工作负责人及具体从事国家非遗保护资金申报工作的人员;培训内容是讲解《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及网上申报系统软件的操作使用。